2007年9月27日星期四

减少房地产泡沫破裂危害的上中下策

房地产泡沫为害之大,惊心动魄;如何减轻泡沫破裂的危害,是社会有交人士关切的一个话题。其中,自然离不开各级政府目前的“调控”。而且,各级政府的调控措施也是很是有趣,清一色是趁高卖地,趁机敛财,仅仅在2004年就获得万亿预算外收入;2007年仅北京估计卖地收入就超过一千亿元,这还不包括包括契约税,流转税,物业税……,加起来,2000亿大概有的。。更有趣的是,这些敛财,是打着调控“房地产泡沫”的旗号做的勾当,既调控了泡沫,(老百姓应该喊万岁了吧?),又发了大财;变成了小部门私分的利益,天下还真有这样完美的好事呢!难怪广州一个官还说,卖地是增加供给,高房价和卖地增财政策,没有关系。而现实很不给面子,房价是越套钱调控就涨得越高,理由也很充分,“调控”增加了成本,当然要涨高点,才能赚回被政府收到钱包里的“调控成本”。

在《股市楼市人人都赚钱,到底赚了谁的钱》一文中,笔者提供了一个公式,名义价值×变现概率=流通价值,股市和楼市的价格上行,增加的只是泡沫的名义价值;减少的只是变现概率。变现概率虽然减少,但只能在泡沫破裂时才会体现出它的作用,而名义价值需要克服流通增加的现有成本;这样,以圈钱敛财为目的的调控,自然是把房价越调越高。它的真正作用,是降低变现概率,也就是说,增加泡沫破裂的机会,并加大楼价跳水的强度和社会的痛苦程度,所以,这种调控,实际上是大大加剧了泡沫破裂的危害,是一种恶政。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做了婊子还可以立最大的贞节碑坊这样的好事,社会价值本守恒。

趁高卖地,增加点税收,这些措施都未尝不可,关键在于,这些钱,到那里去了?只要它不是流回到市场,那么无论它流到那里,都只是趁火打劫的结果:有权总是可以收到钱,损害的只不过是执政党的执政地位,危害的是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利益,而其中的大部分,是含辛茹苦只求有一室牺身的小市民。有些人说,把钱上缴国库就行了;实际上看看这条公式告诉我们的一切,是上了国库还是家库,完全没有区别的。笔者觉得当前有上中下策,无论那一条,都是从火热的市场中增加交易成本,在调控者手中增加一笔收入;而区别,仅在于这笔钱的使用方式。

无疑,今天社会公众看到的是其中的下策,当这个泡沫破裂时,这个下策在公众中造成的痛苦,就会和“国库”或者小金库里堆积如山的卖地银子相映成趣。实话实说,公众对政府的仇恨就是这样来的,所以下策就是下策,再来几次,只怕很快就会看到一些从来没有见过的局面,那怕一些人讳疾忌医。那么,中策呢?

在房地产泡沫破裂时,受害最重的将是银行体系,而防止经济崩溃的关键,就是保住银行体系不至于全面破产。所以,中策就是把这些取之于房地产泡沫地钱,在泡沫破裂时,注资进受害最轻的银行(注意,是最轻,这样才有效果);方式可以有很多种,既可以是特别贷款,也可以是增资扩股。中策较之上策也只好略好,既不能防止泡沫的扩大,也不能减少泡沫的痛苦,所能做的只是保住一个烂摊子不要彻底烂掉。如果是下策,到时大概也会有增资保银行的措施,只不过,下策的钱早就花光,只怕需要加印人民币钞票,所以下策的危害,也在于严重的通货膨胀令民众痛苦添上痛恨,而中策之优,就是无须增加人民币投放,不会出现通货膨胀。

最好的是上策,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,大道无为,化泡沫于无形,得万民景仰于峰颠。上策就是把卖地加税收的钱,用于民众安居工程。无须搞什么安居工程经济适用房,以北京来说,北京目前的存量房子超过500万套,装下所有人包括到北京赶集的赵本山的农民亲戚也是绰绰有余,北京目前租售比达到400:1,也正说明这一点:北京根本不缺房子!而北京一年从地价就搜刮了至少一千亿,把它以租房补贴的形式,让买不起房子的市民可以由政府这个基金的补贴租房子住!越想打击泡沫,条件注越宽松,就算是从人均十平米起计,大概人均每年也就需要补贴5000元吧,很好了吧?一家三口,租住的房子可以很好了,北京一年收的地钱,可以让全北京的人舒服住上住上两年?如果只是五分一需要补贴,那可以住上十年。投机商任志强之流不是说房子只涨不跌吗?炒啊!没有终端消费,看他能炒到什么时侯。做雷锋做炒作,我保证天天给他鼓掌,加油。这,才是上策,泡沫有与无已经无关紧要,根本没有危害了。

大道无为,以民为本,本来就是任何时侯的施政上策,就算是在封建朝代,也是如此,何况今天呢?为什么任志强之流敢断言政府越调控房价越高?只怕是看准 了人之本性固私,人性本私,私心是人之天性;权力中人,同样如此。如果任真的没有看错,那么,公众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这场大变中,尽可能减少自已的损失了。

没有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