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医疗和保险制度,基本上就是照抄美国,全盘西化。相对中国,日本是一个更好的学生。所谓心无旁鹜!学了再说。中国文化保守人士,在中国称为左派,但是在西方和苏联的观点,称为右派,因为“保守”,他们担心的“丧失本国传统”,似乎完全对日本没有作用。日本保留下来的传统的东西,比中国要多得多。甚至于日本人认为,在日本保留下来的中国传统的东西,比“害怕西化”的中国,还要多得多。这个结果,倒也不难解释:万一西方确实是先进的技术文化制度,快一天学会,国力快一天强大,传统的东西能够保留的余地,就大一分希望。
看来,中国的汉奸和卖国贼的历史地位,常常是眨眼间,就会掉了个个。
大体上照抄美国的日本医疗保险制度,却结出了不同的果实。笔者觉得奥秘,其一在于日本对于生命无价观,和美国有不少差距。难听点的话,日本文化觉得生命不值钱,剖肚子不怕疼的胆量,那才是无价。日本古典文化时期,老人甚至自已要求儿孙把自已背到荒山上冻死。有这等老来视死如归,《医疗的伦理陷阱》,对日本社会的影响,怕是比较小的。其二,日本也学习了美国鼓励企业为员工买医疗保险,而日本的企业文化,一直以来,是鼓励终身雇佣。对等的要求,就是员工要接受档次相应降低的医疗保险。其次,日本企业为了达到最大的效益比,(降低医疗保险费用),主动与健保诊所挂钩,为本企业员工提供防病为主的保健服务。从而,有意无意间,达到了以防为主的社区医疗目的。要说明的是,这套体制,与毛时代城市大型国企的厂医、校医,有几分相似。虽然,档次和专业程度,都要高得多。第三,由于日本大企业是终身雇佣,因此,也就很容易地,在国家财政没有大笔投入到类似medicare的退休医疗保障法案前,类似德国合并medicare和medicaid的作用,由在职人员负担主要的医疗保险。受益人,局限于本地位的低收入在积,和退休人员。
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基础,与中国有所类似,却是中国无法学习的。原因就在于,中国是计划经济体系,国营经济体系。大型国企的财产所有权,与国家财政之间,没有一道清晰的财政防火墙。因此,过去二三十年模仿日本搞的企业-事业单位医疗制度,演变成少数人侵占纳税人权益的公费医疗制度。日本医疗和保险制度的成绩,在于它的企业终身雇佣传统。而目前存在的问题,也正是在于它的企业终身雇佣传统文化的瓦解,越来越多的日本企来无法提供终身雇佣制。这样,日本人不被医疗保险覆盖的城市人群,也是越来越多。
综合总结美、英、德、日这几个国家的医疗和保险体制,他们尽管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。但是总体上,都比中国的医疗和社会保险体制更公平,更完善,政府负担的财政义务也更多,同时,各个环节,符合市场经济分配原则的部分也更多,更彻底。而且,恰恰是不遵守市场经济供需平衡原则的环节,就是问题百出,价格失真的环节。可以总结为:
1)《医疗的伦理陷阱》,一定要加以法律上的约束、一定条件下的合法免责;否则,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幸免医疗保险预算破产的命运;
2)一定要尊重患者对自已生命健康所有权的最终选择权;这是人权的基本保证。舍此,任何权威,都只是“建议”,和诚信、专业、技术、质量的品牌维持;
3)国家财政对社会公益医疗的投入,要以补需方为主要投入方向;这是对第2条要求的服从;
4)对医疗的支付,应以引入、培养、鼓励专业医疗保险的支付为主要手段。其一可以克服大额少数的个案支付风险;其二,可以分担社会风险,其三,可以引入足与与医方博羿的专业人员————保险公司;作为患者的同盟军;要避免经由国家财政,或患者病人,直接完全地支付医疗费用。
5)满足前四条,已经足以令医疗模式向保健防病方向倾斜。但仍应在制度设计上,尽可能向家庭医生倾斜,保证家庭医生可以获得“补需方”医疗补助的主要收益。甚至于,保需方的医疗补助,主要向家庭医生、社区医生提供。国际上的共同模式表明,家庭全科医生的比例越高,医疗健康效率越高,平均寿命越长,费用越低。把目标定为80%,可能是合乎中国现实的目标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