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3月28日星期六

汉朝大历史

西汉王莽朝的经济危机》里的几位纠错博友没有看错,“桑弘羊不是汉武帝杀的”,不过,本博也没有说是汉武帝杀的啊!这事说出来挺久远的,笔者在《从《盐铁论》谈起中国人的私有财产原罪感》,《中国古代盐税经验在A股和房地产市场上的成功运用》说过这件事。这里聊一聊,西汉,是我国第一个平民当上皇帝,开国时以自耕农为主的皇朝。西汉以自耕农为主体,原因有两个,第一,从前控制着中原社会的贵族豪强,先给秦始皇反右干掉一批,又让六国起义项羽加刘邦宰了一批,西汉也就成了自耕农为主社会。第二,西汉政治思想来源于齐楚,以黄老学说,也就是道家的精神始祖,崇尚无为而治,“在上的清静无为,在下的自然安定”。笔者的“大道无为”,很大程度出自于此。事实上,后世强化中央集权的2000年历史,的确说明,“有权才能腐败,有权才能卖国,有权才能寻租”,在上的清静无为,就算有贪官也无处可贪。

尽管大文学家司马迁先生的革命党史通讯文学集,学名叫《史记》的,把刘老主席刘老三叫阿邦的,说得颇为不堪,其实阿邦这人还是挺不错的。老主席严守了清静无为的政治宗诣,不失平民本色;《与民约法三章》,开了中国古代民主的先河;珍惜民力,建未央宫不是他的命令(据说!);三十税一的轻税,比起秦始皇“国人半税,军功抵免”来,(国人指秦人同胞,六国贱民收多少税再说啦),简直就是上帝下凡;难怪关中父老只怕阿邦不肯留在关中做老大。阿邦任人用贤,也就杀了几个异姓王,为的,也正是把残存的贵族豪强,外加怀有崇高远大理想的YY豪强韩信等连带杀了,笔者觉得不是他的本意。嫁冒牌公主给冒(牌)的单于,对汉朝老百姓是好事。多少丢了面子的,也就是阿邦自已。

无论那一方面,刘邦比起1600年后的朱重八,另一个自耕农皇朝开国老大,要好得多了。那位朱老大,把富户商人全部共了产,好端端的商品经济社会全破坏了,还傻呼呼地冲着国库银子笑:“国富强如此,朕养兵百万,不费百姓一粒米”,————这个白痴!一些汉皇粉说破坏唐宋以降中国发达的商品经济的是元朝蒙古,那是怪错了人。蒙古是几乎杀光了金朝治下的汉人,不过金朝没有发达的商品经济;对南宋,蒙古采用的是重商主义。经济角度上看,破坏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,是历史罪人朱重八!就中华汉族的缔造史来说,刘邦的历史地位,笔者认为远高于他的前任赢政委员长,也高于他的曾孙子刘彻。

不过汉朝也不是商品经济。汉朝三主席刘恒,学名汉文帝的,是笔者最喜欢的皇帝。刘恒和他的儿子,笔者不太喜欢,也不太厌恶的景帝,一同缔造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盛世,文景之治,可说是如假包换。但是,恰恰是在盛世刻薄的描述下,用现代经济学眼光,就已经蕴藏着深重的危机:旧粮堆陈,铁钱散串。两者可以归结为两句话:“商品交换非常不发达,通货膨胀压力非常巨大”。作为继承“急农以兼天下”的秦的汉朝,同样是一个屯积备荒的王朝,根据《价值守恒定律:什么是生产的价值》,交换才是价值;屯积而不交换,是使用未来灾荒的自产自用,作为交换价值的依据。用于贸易交换的话,可以大大提供粮食的安全度。前者,是用“余额”作为安全度,后者贸易促进生产,是用“余力”作为安全度。保证留有余力的唯一方法,就是市场的调节。这是贸易为纲的资本主义胜于最佳的生产为纲的封建社会,或者社会主义社会的原因。

汉初的生产是不发达的。这可以从秦汉初期国营农场的产能和对财政的重要程度看出来。仅仅依靠都江堰和郑国渠四百万亩灌溉,年打六石四斗粮食的国营农场,关中就已经税赋半天下!汉武帝时,白公进一步开了白公渠,也只是灌溉了70万亩农田,生产的余额,就已经足够汉朝的财政平衡。对比当时罗马帝国,平均每天通过船运,向罗马城运送的谷物就多达8000吨,两个东西方帝国的发达程度,不在一个级数。与罗马相比的中国朝代,应是唐,或者宋。

所以,汉朝的通货,其实是粮食,而不是铁钱!易陈腐的粮食才是硬通货,作为贸易手段,赋税中介,给官员的工资,给军队的军饷……;而铁钱,则相当于国库券!相对于铁钱开始大量生产,急速通货膨胀的汉初,粮食作为通货似乎购买力更为稳定一点。如果汉初是一个商品经济发达的社会,那么,不易造成通货膨胀的金银就是天生的货币。中国社会缺黄金,银的数量也不多。在战国时,商品贸易非常发达,国际通用的货币是铜,(称金)。各国自行发行的刀币等,则相当于向国民征税支付的凭证,可自行流通,和今天美国无记名国债的作用差不多。汉朝使用金作为国库屯积,一直到西汉未年才见于史策:王莽守着60万斤黄金(应该是黄铜)说天理在他这边。这时出现了黄金或者黄铜的国库储蓄,可能和丝绸之路,与罗马的国际贸易有关系。经过近两百年的贸易,汉朝社会开始认识到,黄金有着更稳定的购买力。

不过,汉初储存的是铁钱

没有评论: